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新时代大学文化建设发布时间:2025-02-21 作者:
共青团河北大学委员会 来源: 陕西日报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文化建设在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文化思想为高校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高校必须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锚定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致力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勇毅前行,争做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高校要勇担新的文化使命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思想体系,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高校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进入新时代,高校要勇担新的文化使命,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守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和“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重大职能之一,高校要切实承担起历史使命,在守正创新中深入推进高校文化建设。要进一步明确自身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战略定位,不仅要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传授,还要致力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助力他们成长成才,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新时代高校要坚持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教育强国建设,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起来,把“七个着力”重要要求贯彻落实到办学治校和立德树人全过程。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年把文化自信融入成长成才全过程,融入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努力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展现大国青年的责任担当。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实践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做好新时代大学文化建设 做好大学文化建设,要从四个方面探索实践路径。一是坚定文化自信,彰显大学文化内涵。坚持社会主义文化方向,深化大学文化内涵,打造具有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深入挖掘学校的历史文化价值,结合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质,建立师生理想、信念、学术风格及行为规范相统一的价值观体系。将大学文化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功能相融合,从制度和行为方面引领大学文化建设。二是提升文化自觉,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坚持党管意识形态,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将其作为维护大学政治生态、保障学术健康环境、促进师生思想统一的重要任务。健全大学意识形态理论学习、队伍建设、风险防控、阵地管理等相关机制。凝聚共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三是突出文化特色,坚持保护传承并重。立足中国实际,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自觉担负起传承与发展的历史责任与时代使命,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加快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抓好教材体系建设、建设新型智库、注重人才培养。四是优化文化传播,打造大学文化品牌。大学文化传播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坚持文化主体性原则,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兼具包容性、时代性、丰富性和发展性。着力推动大学校园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打造大学文化IP,形成“一校一品”特色品牌。灵活运用数字技术创新文化载体和文化样式,丰富数字空间文化供给,满足学生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 随着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大学文化建设已成为高校发展规划的核心组成部分。新时代大学文化建设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持续做好顶层设计、系统实施,致力打造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努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提升道德修养、加强知识储备上下功夫,自信自强、勇毅前行,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成长为可堪大任、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努力书写不负党、不负人民和时代的新篇章。 图文编辑:第二课堂学分认证中心孔嘉怡 责任编辑:大学生新媒体运营中心苏津 |
![]()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