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大后浪|保研兰州大学!王璐琪: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发布时间:2025-06-23 作者:
共青团河北大学委员会 来源: “河北大学青年”微信公众号
榜样是照亮前路的光 优秀是可以追赶的方向 今天,让我们跟着镜头与文字 走近河大后浪——王璐琪 看她用热爱丈量出科研之路 用行动把四年时光熔铸成勋章 定能给你我的成长 添一份向前的力量 王璐琪,生命科学学院2021级生物科学星辰班,共青团员。曾任2023-2024年河北大学校礼仪队队长,2022-2023年河北大学校礼仪队部长,2022-2023年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主礼部部长。现已研究生推免至兰州大学。 ![]() 2021-2022学年河北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二等奖 2022-2023学年河北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三等奖 2023-2024学年河北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三等奖 2022-2023学年本科生国家励志奖学金 2023-2024学年本科生国家励志奖学金 2021-2022学年河北大学三好学生 2022年河北大学优秀共青团员 2021年河北大学团学活动积极分子 2022年河北大学团学活动积极分子 2021-2022学年河北大学文体活动积极分子 2023年河北大学优秀志愿者 2023年河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2023年生命科学学院专业课堂笔记大赛三等奖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校级立项 2021年河北大学学生社区文化节系列活动之宿舍装饰大赛一等奖 2022年河北大学学生社区宿舍装饰大赛优秀奖 2022年“公寓之星” 2022年河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小分队“绿之源小队” 校礼仪队:照见更辽阔的自己 在校礼仪队的三年,是王璐琪破茧成蝶的起点。刚踏入礼仪队,她便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学长学姐,“校礼仪队的海鑫学姐是我见过最厉害的人之一,无论是考研还是保研,我一直都在向她靠近,成为更优秀的人。”优秀学姐的光芒,点燃了她心中追求卓越的火焰。 在礼仪队的站姿、走姿、蹲姿、坐姿等礼仪训练,如同一把精细的刻刀,雕琢着她的仪表仪态。这不仅赋予了她端庄得体的外在形象,更让她的内心注入了细致严谨、服务大家的品质。“礼仪队的训练,让我从一个内向腼腆的女生,成功转变为落落大方、勇于表达的更好的自己。无论是预推免面试还是毕业答辩中,都是礼仪队赋予我的自信与从容。”而正是这份自信与从容,在她未来保研面试等重要的人生时刻,成为了她坚实有力的后盾。同时,王璐琪参与了学校众多重大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让王璐琪影响最深刻的是每年的毕业典礼。“我们托举的不仅是一场活动,更是别人的重要时刻。”在这些活动中,她学会了在团队中倾听与协作,深刻领悟了“服务大家、成就自我”的真谛。 除此之外,王璐琪还要特别感谢校礼仪队的指导老师。“老师教会了我很多,在大学四年和保研过程中都给了我很多建议和帮助,教会我如何与其他人相处、社交,在各种大型活动中的沟通与组织能力,我很感激她。” 科研经历: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 把个人理想种进时代需求的土壤。 2024年年初,王璐琪有幸踏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动物进化与系统学实验室,开启了她充满挑战与惊喜的科研生活。 初到实验室,王璐琪坦言她遇到了很多困难。为了更快适应新的科研环境,她累计阅读了百余篇英文文献,从而显著提升了专业素养、独立获取和筛选科研信息、撰写综述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心态。”王璐琪说道,“在独立承担任务的过程中,我曾无数次陷入迷茫与焦虑:对方法的不确定、对结果的质疑、对自我能力的怀疑几乎在每一个深夜侵扰着我。是会有质疑自己的时候,但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都要相信最终一定会解决,一定一定要相信自己。” 正是那些“凌晨两点时将代码跑通”的瞬间,让王璐琪体会到坚持与突破的真正意义。这也正是推动她不断成长与奋进的动力源泉。 科研经历:在缺氧的土地上种下理想的种子 此外,王璐琪还两次前往西藏开展野外调查工作。在那里,她历经了身心的双重磨砺。“在海拔4500米的高原上持续采样,我面对的是缺氧带来的呼吸困难与高反的身体挑战;在潮湿幽深的密林中穿行,随时可能爬到身上的毒蛇、毒虫与蚂蟥;雨中观测鸟类、走样线,常常是一身湿透的裤子和鞋子;凌晨两点处理完样品和标本,第二天依旧跋山涉水;途中还遭遇过雪崩、塌方与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这些艰苦的经历,不仅没有使她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她对野外科研工作的热爱与向往。“这是科研的常态,我们必须适应。而且我感觉做科研很好,西藏人民都很欢迎我们。”王璐琪说。 这趟旅程带给王璐琪的,远不止自然之美与科研之苦。“在高原的林间与山谷,我邂逅了银耳相思鸟、白尾梢红雉、黑胸太阳鸟等色彩斑斓的鸟类,师兄师姐们都说观鸟入门就是西藏,起点真的很高了。”更令王璐琪难以忘怀的,是在西藏所见所感中蕴藏的精神力量。“看到在风雪中磕头朝圣的人们,我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信仰的力量。看到许多简陋藏居里悬挂的毛泽东主席与习近平总书记的画像、边境地区驻扎的人民士兵,我第一次如此深刻地理解‘为人民服务’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根植人心的信念。” 西藏,这片缺氧却不缺信仰的土地,用它独特的方式让王璐琪深刻地体会到理想、信念与责任的真正含义:青年不仅要在课堂中汲取知识,更要在祖国的大地上砥砺精神、增长才干、体悟人民、认识世界,我们只有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之中,青春才能无悔,人生才能出彩。 保研经历:当PlanB成为最好的安排 保研之路,充满了曲折与挑战,对王璐琪来说亦是如此。大一时,她并未将保研作为明确目标,而是专注于学习技能,提升自我。直到大三,她决定踏上考研之路,并选择了东北师范大学作为她的目标。从4月起她开始着手准备考研。王璐琪回忆道:“我在西藏进行野外调查时完成当天的科研任务后大概已经11点甚至12点,我还是会拿出一个半钟头左右来看网课,学习专业课知识。回学校后,也一直在不停学习,很努力。” 然而,命运在8月底给了她一个惊喜——最后一次英语六级通过,让她获得了专业的最后一个保研名额。这个 “意外选项”让她短暂错愕,而后迅速调整,转换赛道,投入到保研准备中。在这一个月里,她虚心向学长学姐和朋友们请教,从证件照、简历到PPT,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打磨。“一开始确实都不太懂,但后来不停去问不停去做,也逐渐理清思路了。” 从考研到保研的转变,王璐琪说道:“其实自己内心没什么很大的波澜,因为就算我没有保研,也一定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目标的院校。”正是如此强大稳定的内核,有如此坚定不移的信念,推动着王璐琪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预推免面试中,她见识到了众多优秀的竞争者,“面试时第一次感受到所谓的‘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我们一开始都很普通,但我们要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成为自己的hero。”选择兰州大学的决定,源于她对自己科研之路的理性判断:“这里的联培机制能让我接触更多资源,为我科研提供更好的平台。”最终,怀揣着“985和学硕梦”的她,成功被推免到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专业。对于自己的保研之路,王璐琪感叹道:“自此保研落下帷幕,但科研之路继续前行。” 保研考研两手抓 对于正在面临选择的学弟学妹们,王璐琪说道:“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一定要做好两手准备。如果想保研,就卷绩点、卷科研,提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进入科研状态,提前掌握更多实验技术,多参与科研竞赛、项目等,提升科研能力与专业素养。做好保研准备,提前了解保研的流程、夏令营等,完善保研简历、PPT的细节,勇于展现自己;如果选择考研,尽早确立好自己要报考的院校,认清自己的能力,不要在半路觉得自己学不会考不上就放弃,要抱着一定能考上的心态向前冲,就一定会考上!” 在选择中成为自己的光 展望未来,王璐琪的目光投向更辽阔的科研天地。科研之路或许漫长,但只要心怀热望,我们终能在属于自己的领域里发光。“希望自己在研究生阶段继续学习更多知识,在科研之路上继续探索。”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可以走得很慢,但一定要一直向前。在她看来,清晰的规划是逐梦的罗盘:“要为自己设定踮脚可及的目标,不盲目高估难度而退缩,也不轻易低估潜力而懈怠。我们都很棒也都有能力,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加油!” 王璐琪学姐的故事 向我们诉说了热爱与坚持的魅力 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愿每一位同学 都能吸收这份榜样的力量 在未来发展的蓝图上 走出自己的青春篇章 |
![]()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