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大后浪 | 保研天津大学!陈丛丛: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发布时间:2025-06-29 作者:
共青团河北大学委员会 来源: “河北大学青年”微信公众号
优秀从不是偶然的闪光 而是每一天的踏实积累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今天,让我们跟着镜头与文字 走近河大后浪——陈丛丛 看她在路上不断成长的故事 01 个人介绍 陈丛丛,中共预备党员,河北大学教育学院2021级教育学专业本科生,现以专业综合测评第一的成绩研究生推免至天津大学教育学专业。 02 个人荣誉 1.竞赛获奖: ●第六届中国大学生5分钟科研英语演讲竞赛国家级三等奖 ●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级一等奖 ●第十七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微课组)省级二等奖 ●“建行杯”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省级铜奖 ●2023-2024年度河北省大学生“调研河北”社会调查活动省级三等奖 ●2024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校级立项 2.奖学金: ●2023-2024 学年本科生国家奖学金 ●2022-2023、2023-2024 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 ●2021-2022、2022-2023 学年河北大学一等奖学金 3.所获荣誉 ●2021-2022、2023-2024 学年河北大学三好学生 03 保研经验分享 坚定 “少年的梦想,是未来真实的投影。”进入大学后,陈丛丛明白通往成功的途径有很多。漂亮的绩点、丰富的学生工作、高含金量的竞赛奖项,都能让她脱颖而出。当评价标准开始变得多元,陈丛丛意识到,自己需要认真思考最想要的是什么。 “真正让我们进步的力量,藏在日复一日看似平常的坚持中。”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陈丛丛始终把学习作为主线任务。大学四年,她的身影遍布各个教学楼,面对每一门课程,认真听讲的同时借助网络上的专业课程视频、学术论坛的相关讨论,搭建起知识框架。“或许考前突击便可应对考试,但长久的专业成长更需拓展学术视野。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广泛搜索各类学术资源,积极关注学科前沿动态。高绩点会让我们在保研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同时我们也需重视英语的学习。同赛道的竞争者不乏六级550+,由于我前期并没有对英语六级的备考进行详细的规划,导致我在夏令营时没有取得优异的成绩,错失了很多机会。”陈丛丛说道。 勇敢 “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看法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让陈丛丛感到为难。在老师的建议下,她每天会定时到一个无人的角落去练习自己的表达与胆量。面对老师在课堂上抛出的每一个问题,从最开始需要在纸上打草稿,到后期能够即兴发挥,这期间付出了许多勇气与努力。“大学期间的每一次presentation都是成长的机会,可能一开始我们并不能自信从容,但请给自己一点时间,你站起来的那一刻就已经在闪闪发光。” “勇敢里面有天才、力量和魔法。”面对科技竞赛,陈丛丛听到过甚至自己也有过这样的顾虑“我参与其中会不会拿不到奖,白白浪费时间与精力?”“我是否有加入到一个优质团队的能力?”。但陈丛丛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去精进自己的PPT制作、文字撰写与数据分析能力。“即便没有收获到想要的成果,但你认识的朋友、学会的技能将在某时发挥重要的作用。” 平和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大一是为绩点奠基的关键期,大二是拉开差距的黄金时机,大三则是维持绩点、参加竞赛、刷高六级成绩的拼搏阶段。面对这些各种各样的压力,陈丛丛急切地想要一个结果,以至于一度陷入混乱与迷茫。“但这种焦虑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让我失去对局面的掌控。”后来,她逐渐放平心态,调整策略,以周为单位制订一个To-do list,按部就班的完成着每一项任务。而贯穿其中的是对待每一项任务都想要达到完美的心态,她还时常会问自己“我的选题需不需要再更换?”“我的文字表述需不需要再修改?”但陈丛丛后来意识到,完美主义并没有错,但一定不要被裹挟其中,以免造成一味拖延,毫无进展的局面。完美主义者,需要对自己宽容一点,允许犯错,在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就很棒了。 保研的整个历程让她深刻地体会到,当感到痛苦的时候,往往说明我们正在走出舒适区,在不断进步。对于无法预测结果的事情,我们能做的便是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保持着对知识与成长的渴求,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未知。 04 学姐寄语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学有所悟,而后笃行。 她高奏凯歌的背后 是坚持不懈的付出 是日积月累的沉淀 让我们以榜样为力量 不断探索自我 在热爱的领域尽显闪耀!
上一篇:没有了
|
![]() |
联系我们
|